石材工程-價格組成
1.
石材大板成本
2.
放樣
3.
損料程度
4.
二次加工裁切費用
5.
搬運費用
6.
施工費用
7.
管理費用
1.
石材大板成本
一般在石材倉庫看到的大板,價格主要取決於石材的種類、產量、品質、紋路、色澤
(主觀的美感),
及大石塊荒料在產地的開採費用,從產地多次轉運到台灣的運費,
運送過程的損耗,
大石塊荒料經一次加工廠切片成大板的加工費,
填縫補膠、研磨拋光 (光面)、表面加工 (燒/荔/仿古/水沖面…),
也包含了其中的加工成功率(一大塊原石內部品質的好壞,難以從外觀去百分之百確認)、
管銷費用、人事費用、人為炒做。
2.
測量放樣
至工地現場丈量實際施作尺寸。
3.
二次加工
大板運到二次加工廠,依照施工現場放樣的實際施作尺寸、樣式,
做適當的分割繪圖,
裁切分割大板的費用,
及各種加工的費用 (水磨/倒角/斜面/背切…)。
4.
損料程度
在二次加工時,由於大板的毛邊、缺角無法使用,需裁切掉,
及裁切後本身的大板尺寸,不一定與放樣的分割尺寸完全吻合,
所以會有多餘剩料的部分,這些損耗的部分就是大板的成材率(取材率),
一般石材的分割尺寸,會儘量提高成材率,減少損料費用。
5.
搬運費用
石材從大板倉庫購買後,到工地施做,期間的石材運送、吊料(搬運)費用。
大板倉庫 → 二次加工廠 → 工地門口 → 施做現場
過程皆由貨車、吊車、堆高機運送,唯工地門口
→
施做現場,
吊料價格視工地現場的動線,動線較差需使用人力搬運,價格會較高。
吊料價格視工地現場的動線,動線較差需使用人力搬運,價格會較高。
6.
施工費用
依照〝施工方式〞和〝數量〞而不同,
石材師傅一般都是以件計費,單日做愈多賺愈多,
因此愈簡單輕鬆的施工方式,師傅能施作的效率愈快,價格會較便宜。
而單次能施作的數量愈多,價格相對也會相對便宜,
師傅每天出門,跑了大老遠,把工具搬上搬下,無非就是希望能達到一天的工作量,賺到一日的溫飽,當施作數量不多時,為了維持師傅當天的生計,施工費用會隨著調高,有時需以點工計算,就是以日計薪。
地坪:半濕式騷底(一般)、易膠泥(無土路時使用)、澳洲膠(無白華生成,價格較高)
牆面:乾式鐵件(價格較濕式為高)、濕式黏合
7.
管理費用
完成一件石材工程,期間所需的各種調配、聯絡工作,產生的管理費用。
管理費用隨著工程規模及複雜度的增加而增加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